微信公众号

青年律师西部行 | 刘静妍:服务羌乡沃土 法治护航民企

来源:协会资讯        2025-08-10

“青年律师西部行”专栏将用详实的文字记录青年律师成长故事,展现北京青年律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积极为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责任担当。今天,一起来看北京市国首律师事务所刘静妍律师的服务故事。


作为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的一员,初到北川时,刘静妍便被这片羌乡大地的活力所打动——山间的羌碉与现代化厂房相映成趣,民营经济正像初春的竹笋般蓬勃生长。

2025年7月,当刘静妍站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工商业联合会、北川羌族自治县司法局组织的北川律师服务团服务民营企业法治培训会的讲台上,为50余名民营企业家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时,她立刻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次法律宣讲,更是用法律护航地方经济的生动实践。


北川的民营企业多扎根于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等领域,不少老板是土生土长的羌乡儿女,他们懂经营、有闯劲,却常因融资问题、合同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走弯路。培训中,刘静妍特意避开晦涩法条,结合当地金融机构的惠企政策,详细说明法律如何为企业“输血”撑腰;讲到服务保障,特意强调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调解的特色机制;同时,向企业家们介绍了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多种多样的惠企举措,呼吁工商联引导民营经济组织依法经营,提高服务民营经济水平,发挥其沟通政企的不可或缺的桥梁纽带作用。这种“法律+政策实践”的讲解方式,让在场的企业家们频频点头。

四川的民营经济像竹林一样,坚韧而有活力,而北川的企业更带着历经“千磨万击”灾后重生的“坚劲”。在北川,刘静妍不仅要把法律条文送到企业手中,而是要像羌笛传情般,用专业与真诚搭建起政企沟通的桥梁,把法律条文转化为企业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意经”,让法治春风吹进每一家民营企业,实现法律服务“接地气、见实效”。通过此次活动,也使刘静妍更真切感受到西部法律服务的意义,正在于让法治的力量赋能每一份梦想,守护每一次前行。

在北川的这段锻炼时光即将画上句点,回首这一年,刘静妍既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也沉淀了深刻的内心感悟。


工作上,通过200余次法律咨询,帮助不少群众理清了维权思路,比如为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指明了劳动仲裁的步骤,让面临婚姻纠纷的村民了解了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17件法律援助案件的成功办理,不仅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合法权益,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与温度;7次矛盾调解的参与,让多起可能激化的邻里、家庭纠纷等在法治框架下得以化解,为基层和谐添了一份力。

法治宣传活动后,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来咨询法律问题,这让她看到当地法治意识正在悄然提升。这些成效让她深刻体会到,基层法律服务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适用,而是要带着对群众的共情,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化解难题。

如今,刘静妍律师已报名参加下一年度的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她会带着在羌乡积累的经验与初心,当好连接北京法治资源与西部发展需求的“桥梁”,让专业法律服务在更多西部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基层法治建设持续注入青年律师的力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