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第三届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孙晓辉会长向大会作理事会2021年工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奋楫扬帆以致远 勇毅笃行谱新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第三届区律师协会理事会履职尽责,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行业管理与服务会员并重,坚持党对律师工作的全面领导,以行业党建为统领,以推动法治西城建设为重心,以打造品牌律所、培育金牌律师为抓手,以加强律师人才队伍建设和建立健全律师协会制度机制为基础,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协会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有律师事务所283家,律师4199人。其中专职律师3928人,兼职律师105人,外省派驻律师26人,法援律师5人,公职公司律师135人,以及实习律师522人,非律师工作人员890人;全区律师事务所律师共办理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案件7.6万件,担任各类法律顾问4480家。全区律师行业共有135个党组织,党员1847人,其中党员律师1373人。律师队伍普遍学历较高呈现知识化,具有博士学位人数137人、硕士人数173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约占总人数的98.9%。律师队伍政治面貌呈现多元化,中共党员约占全区律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致公、民建、民进、民盟、九三、农工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91人。律师的政治地位日益凸现,全区现有“两代表一委员”19人,能够积极建言献策,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协会先后召开16次党委会会议、13次会长会议和4次理事会会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德恒律师事务所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咨律师事务所党总支受到西城区委组织部通报表彰,大地、铸成两家律师事务所被评为全国优秀律所,欧阳继华、吕立秋、徐建军3名律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律师,任燕玲、司义夏、徐建军3名律师获得西城区第四届“百名英才”荣誉称号。
年度主要工作
一、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保证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二)大力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三)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做法被推广。(四)深入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
协会撰写的《点线面结合,扎实推进西城区律师行业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被西城报和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刊发,协会开展了“百名书记讲百堂党课写百篇征文”、“学习强国千人PK赛暨党史知识竞赛”、“赓续精神血脉,誓言赞颂党恩,西城律师永远跟党走”诗诵会等系列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律所党组织与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24个,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6次,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38个,律所党员参与志愿服务561人次。
二、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中心大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一)积极参政议政。去年全区共有16名律师被推荐参加选举,其中5人当选区人大代表,10人当选区政协委员,1人当选区党代表。
(二)主动服务政府。协会组建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团,引导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服务政府依法行政。全区律师全年累计为党委、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180余个重大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协会配合区司法局承办了金融街论坛2021年会“治理体系与金融安全”平行论坛。
(三)参加法律援助“1+1”。 孙事龙、张红旗、师红宇3名律师参加中国法律援助“1+1”,服务四川、新疆和海南三地。
(四)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全区261个社区均已建立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全区共有50家律所与社区签订了《社区法律顾问聘请合同》,上百名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全年值班及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约6000次。为街道、社区、楼宇、信访、金融、残联等单位值班累计1000余天;为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值班累计135天;参加法院调解近200次。
(五)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持续开展“大手拉小手”品牌社会公益活动,2021年共资助267人,资助款43.6万元、跟踪帮教,部分受捐助考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等重点大学。
三、搭建联谊平台,积极开拓创新,律师事业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区律所主任微信群建设。工作信息、管理通知、业务交流、学术研讨、警示案件等行业信息都可以通过主任微信群进行发布,保持日常线上沟通,达成纵向沟通。
(二)进一步完善律所行政主管联谊会平台。微信群分为通知群和工作交流群,既保证信息精准送达,又保证日常工作交流顺畅。
(三)建立会长定期走访调研律所制度。
(四)持续推进联合律师楼项目的实施。
四、强化服务职能,打造会员之家,全面提升协会凝聚力
(一)关爱会员送温暖。关心律师会员健康和困难,慰问关爱患病律师。2021年共看望慰问70岁以上老党员律师15人,看望患病党员律师3人。
(二)开展活动增活力。丰富律师文化生活,开展关爱女律师幸福课堂、徒步健身行、文体竞演、老友沙龙、老律师集体庆生等活动。
(三)加强培训强素质。开展“西游记”、“明德慎刑公益讲堂”、“鑫诺谭”、“刑辩十人谈”、年度案例征集分享等专业培训、业务交流活动。
五、建立保障机制,改善执业环境,优化行业发展生态
(一)建立远程会见机制。协会权保委与区看守所沟通协调,完善律师远程会见工作安排,提高刑事案件会见效率。
(二)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协会权保委与区看守所持续沟通交流,区看守所从过去6间律师会见室和2间家属会见室增加为现在的18间,大大改善了会见条件。
(三)建立轮流值班制度。保障个案维权案件能够快速响应,全年办理律师个案维权案件共6起,均得到妥善处理。
(四)加强执业纪律培训。组织青年律师和新执业律师专题培训,整理完成了本区《惩戒案例汇编》。
(五)严格投诉案件查处。进一步理顺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投诉受理、查处工作程序。2021年度共接待当事人投诉125件,其中受理立案57件,市律协移送16件,不予受理13件,材料不全已发投诉告知书未回复6件。
六、创新工作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擦亮红墙律师名片
(一)律协订阅号和官网全新改版。2021年律协订阅号、官网共发稿152篇,较去年提高40%,总阅读量超过9万人次。协会公众号上部分文章、消息、信息多次被北京市律协公众号、法治西城公众号等平台转发。
(二)开设律协网站建党百年专栏。全年共撰写党建信息23条,转载律所党建信息12条,撰写党建理论文章40余篇,党史学习教育体会1200余份,报送党建经验做法6篇,撰写的《强化红墙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建设首都核心区一流律师队伍》和《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保证律师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两篇文章被《西城宣传》刊发。
(三)“西城律师之星”系列报道。协会遴选出西城区优秀律师以“每月一星”形式宣传,全年推介区内优秀律师9名(郑雪倩、皮剑龙、张砾心、李庆保、王丽、方志远、任宇、杨矿生、郭威),总阅读量破万人次。
(四)开辟律协新宣传阵地。协会100余篇建党百年征文中遴选出了30篇优秀征文制成电子期刊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完成与“西城区融媒体中心”普法宣传专栏的搭建工作,建立协会新宣传阵地。
七、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律协自我管理规范化。(二)严格经费管理,不断提升协会财务水平。(三)强化服务意识,全力建好“律师之家”。
协会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律师需求,聚焦服务中心重点工作,聚焦律师行业发展,为律师会员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推动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把西城律协打造成西城律师信任、依靠、温暖的律师之家,把西城律师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路漫漫勇立潮头,风浩浩直挂云帆。让我们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