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2025年,红律助公益法律服务南部片区积极响应西城区律师行业党委号召,深度参与“红律助”公益法律服务品牌建设,紧密围绕“红墙先锋工程”与“双提升”工程要求,探索党建公益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律师专业职能优势,聚焦社区居民法治需求与服务首都发展大局,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现将本年度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聚焦基层社区,延伸普法服务触角
积极深入社区一线,通过多种形式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支持,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1、常态化法律咨询、普法讲座:
(1)大地所:依托广内街道党群服务阵地(党群共享空间)——红律助活动室,为有需要的居民、快递小哥、企业人力资源等群体解答法律问题,解答咨询20余次。该阵地成为辖区居民能来、想来、爱来的精神家园,提供了共融、共通、共建的聚力平台,受到咨询者的一致好评。
(图片由大地所提供)
(2)华卫所、重典所:自2025年1月到9月期间,在日常工作中共为群众提供公益性法律咨询50余次。让更多的群众有机会获得公益法律服务,为其纠纷的解决提供指导,协助化解各类矛盾。
(图片由华卫所提供)
(3)汇源所、倡信所:自今年4月以来,每月都在陶然亭街道内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红律助专员为提前预约法律咨询的辖区居民进行解答工作,解答时间1-3小时不等,接受预约居民解答30余人次。
(图片汇源所提供)
2025年8月20日上午,北京市汇源律师事务所宋春阳律师走进陶然亭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做了《民法典颁布五周年典型案例分享》的主题普法讲座。
2025年4月9日上午,北京市倡信律师事务所李淼律师走进陶然亭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开展了题为“房产继承法律问题解读”主题讲座。
2025年2月26日上午,北京市汇源律师事务所宋春阳律师走进陶然亭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开展了题为“人格权是什么”的法律解读主题讲座。
(4)建诚所:全年在多个社区设立咨询点,如3月5日参与马连道中里社区学雷锋日活动提供现场咨询;在新文化街社区分别在3月7日开展了两场专题讲座,3月26日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及时解答居民关于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疑问。
(图片建诚所提供)
2、创新性普法宣传: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
(1)大地所
活动一:2025年3月15日是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北京市大地律师事务所“红律助”公益法律服务团走进西城区金井胡同1号院的沈家本故居开展“春风送暖 法治护航”情景剧法治宣传活动,广内社区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大地律师结合承办的真实案例,聚焦“保健品诈骗”的消费热点问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情景剧+律师普法”形式为前来参观的社区居民进行公益普法,得到了广泛好评。
(图片大地所提供)
活动二:10月31日上午10点,本所将为天安门管委会呈现一场模拟法庭,案件暂定:游客在景区游玩时,因景区未完全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导致游客摔伤,游客将景区和保险公司告上法庭。相关的法条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等。此活动厅级以上领导及市政府部分领导将会参加,目前正在进行筹划准备工作。
(2)建诚所
3月7日、5月22日,在牛街街道红色会客厅中心,通过“追剧学法”、模拟法庭(继承纠纷)、法治情景剧等生动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生活场景与剧情案例,提升了普法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图片建诚所提供)
3、特殊时间节点活动
(1)建诚所
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针对性服务。9月下旬,集中开展系列服务活动,包括在京铁和园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在白广路社区慰问老党员、赴大兴残联温馨家园和职康站及西城敬老院广外怡乐园进行关怀慰问,并在西城广外红莲社区演出法治情景剧“心月同圆 天下无诈”,在丰盛社区举办答疑会并慰问残疾人,将法律服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图片建诚所提供)
(2)大地所
9月12日,“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在北京大观园正式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当日,来自市多家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社科领域专家们现场提供咨询服务,耐心解答市民法律、金融、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疑问。
(图片大地所提供)
二、助力企业发展,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围绕服务首都经济发展,本所律师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为区域经济健康合规发展贡献力量。
1、建诚所
(1)法规政策宣讲:3月27日,组织律师进企业宣传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5月15日,进企业宣传《招标投标法》,帮助企业管理人员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规避经营风险。
(图片建诚所提供)
(2)专业实务分享:依托牛街街道红色会客厅“三新学院”平台,于4月16日和6月5日,分别为辖区企业带来了劳动用工法律实务分享会及职务犯罪预防专题分享,内容紧贴企业实际需求,提升了企业依法治理水平。
(图片建诚所提供)
(3)参与纠纷调解:5月30日,在金融街道参与现场调解,运用专业知识和调解技巧,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图片建诚所提供)
三、关爱新就业群体,拓展法律服务覆盖面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需求,积极探索服务该群体的有效方式。
1、大地所
(1)7月中旬,“广聚小哥 内助前行”主题活动在广内小哥刹一脚24小时暖“新”蜂巢开展,来自辖区快递员、外卖员、环卫、保安、物业等新就业群体代表与街道相关部门、红律助律师团队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暖“新”清凉之约。给新就业群体送上一份跨主体、全方位的服务礼包,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法律援助、生活保障等多个唯独,让这份关爱变得可视、可感、触手可及,切实为其工作生活保驾护航。
(图片大地所提供)
(2)“红律助”公益法律服务团参加西城区2025年“一城清爽”西城小哥服务月暨文体嘉年华活动。
7月26日上午,西城区举办“同心映红墙 新锋融万家”——2025年“一城清爽”西城小哥服务月暨文体嘉年华活动。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金克,西城区委副书记蔡兵出席活动。区领导于家明、涂云国,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卫生健康工委、区市场监管局、区体育局、区总工会,各街道,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十类“西城小哥”代表参加活动。此外,律所特别准备了慰问礼品,为炎炎夏日中辛勤工作的“西城小哥”送去清凉与关怀;制作了新就业群体维权手册,内容涵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法律援助申请指南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权益,增强法律意识。
(图片大地所提供)
(3)2月27日,陶然亭街道携手西城交通支队樱桃园大队与北京市大地律师事务所,在陶然小哥综合服务中心举办“法治护‘新’”系列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开展交通安全讲座与“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劳动者法律意识,维护合法权益。
街道小哥维权工作站暨一站式调解中心邀请王博律师为“陶然小哥”提供专业法律指导。王律师结合快递物流行业特点,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围绕丢件理赔、交通事故赔付等“小哥”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通过以案释法与“一对一”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为“小哥”答疑解惑,引导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权益受损时,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图片大地所提供)
(4)预计于11月中旬,与广内街道开展一场模拟法庭,内容有关新就业群体劳动关系确认的案情,目前相关剧本和人员角色正在积极筹划中。(内容待补充)
2、汇源、倡信所
(1)2025年1月15日,在农历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西城区“红律助”公益法律服务团南部片区成员北京市倡信律师事务所李淼、邢薇薇、晏海军律师,北京市汇源律师事务所宋春阳、李家祥律师走进顺丰速运福州馆店和菜鸟驿站清芷园店,向快递骑手和驿站工作人员赠送了防寒手套和交通事故相关书籍,并为他们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
(2)2025年7月22日下午,“红律助”公益法律服务团成员、北京市倡信律师事务所李淼律师走进陶然亭亭畔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内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开展了题为《红律护航,“新”路平安,新就业群体交通安全法律讲座》。
3、建诚所
(1)编印普法手册:7月18日,为新就业群体编印并现场发放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普法手册十二问》,内容直击快递小哥等群体关心的核心法律问题。
(图片建诚所提供)
(2)提供专项咨询:在上述手册发放活动及8月份在牛街街道“暖心驿站”的活动中,均设置了法律咨询环节,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精准的法律咨询服务。
(3)融入服务阵地:积极参与牛街街道“暖心驿站”建设,通过制作宣传册、驻点咨询等方式,将法律服务嵌入新就业群体的日常休息场所,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图片建诚所提供)
2、华卫所、重典所
为响应“西城小哥”服务月系列活动,2025年7月18日,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参加由白纸坊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办的“党群阵地@你 ‘新’之所向 ‘法护权益’”活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主题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讲座并进行现场答疑。在白纸坊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多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现场,王姗姗律师以真实案例及最高院发布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为参加讲座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讲解相关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及一旦遇到职业伤害,如何依法依规切实落实自身职业伤害保障的具体方法,并介绍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试行)》。王姗姗律师讲解法律知识深入浅出,从案例到法律法规规定再到如何运用法律保障自身权益层层递进,现场互动频繁、气氛活跃,受到高度好评。
四、强化党建引领,彰显律师公益责任担当
1、华卫所
将红墙律师的温暖送至贫困地区。2025年9月,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主任郑雪倩向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达扎寺镇贫困家庭捐赠衣物、学习用具等。受捐赠家庭发来感谢信表示感谢。
(图片华卫所提供)
在以上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充分展现了红墙律师过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深厚的公益情怀。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参与者的法治获得感,也锤炼了本所律师队伍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切实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在普法宣传、助企发展、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未来,南部片区将继续在西城区律师行业党委的指导下,深化“红律助”品牌建设,不断探索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新机制、新方法,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贡献更多力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
首页
律协简介
办事服务